君阙律网 发布日期:2024-04-26 20:13:58
北京某公司成立于2002年2月7日,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 司(港澳台合资),注册资本为港元700万元,企业类型为独资经营(台资),法定代表人为曾某,股东为曾某、曾某淇、 曾某楷、曾某霖。
2002年5月9日,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2002)京通验字第409号《验资报告》,载明:截至2002 年5月8日,北京某公司已收到其股东投入的资本160万港元(折 合169. 696万元人民币)。
与上述投入资本相关的资产总额为 160万港元,全部是货币资金。附件《验资事项说明》中载明:于2002年5月8日,曾某投入港币55万元(折合人民币58. 333 万元),占其应投入注册资本的26. 19%;曾某楷投入港币50万 元(折合人民币53. 03万元),占其应投入注册资本的23.81%;
曾某霖投入港币55万元(折合人民币58. 333万元),占其应投入注册资本的22.45%;上述投资共计16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 169. 69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2.86%。
依据北京某公司2009年4月15日董事会决议,北京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曾某变更为曾某淇,曾某为董事。
依据北京某公司2011年7月23日董事会决议及2011年6月 10日《股权转让协议》,曾某持有的北京某公司30%股份无偿转让给曾某霖,公司股东由曾某、曾某霖、曾某淇、曾某楷变更为曾某霖、曾某淇、曾某楷。
2011年7月11日,北京市通州区商务委员会批复同意北京某公司股东曾某将其持有的公司30%股权全部转让给曾某霖,董事会成员由4人变更为3人,原章程有关条款作相应修改、其他条款不变。
依据2016年10月18日的董事会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书, 公司同意曾某楷持有的股份210万港元占股30%无偿转让给曾某霖,曾某淇的股份35万港元占股5%转让给曾某霖,公司股东由曾某霖、曾某楷、曾某淇变更为曾某霖持股100%。
依据2017年8月1日的董事会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书,曾某霖同意将其北京某公司210万港元出资转让给李某,北京某公司股东变更为曾某霖持股70%、李某持股30%。
落款日期为2009年4月15日的北京某公司董事会决议载明:董事长曾某因身体原因暂离工作岗位休养,董事会成员全体通过曾某淇为董事长,企业法定代表人,曾某为董事。该董事会决议中有曾某、曾某淇、曾某楷、曾某霖的签字。
落款日期为2011年6月10日的《股权转让协议》载明:北京某公司是由曾某(甲方)、曾某霖(乙方)、曾某楷、曾某淇 (合营他方)共同投资兴办的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700 万港币,其中:曾某占有股份30%,曾某霖占有股份35%。现曾某先生因患病需长期休养,自愿将股权转让。经甲、乙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将甲方在北京某公司中所持有的30%股权价值港元210万元无偿转让给曾某霖持有。
股权转让交割期限自本协议 由审批机构批准生效之日起,曾某霖将无偿持有甲方股权。此协议经股权转让双方和合营他方正式签署后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后生效。该《股权转让协议》中有曾某、曾某淇、曾某楷、曾某霖签字。
落款日期为2011年7月23日的董事会决议载明:董事会决议同意曾某陞将北京某公司股权转让给曾某霖先生,免去曾某陞董事,免去曾某淇的董事长职务,选举曾某霖为董事长,同意修改公司章程。该董事会决议中有曾某霖、曾某淇、曾某、曾某楷签字。
本案审理过程中,曾某向一审法院提出司法鉴定申请,鉴 定事项为上述三份董事会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中曾某陞的签 名是否为其本人所签。一审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委托北京民生物证 科学司法鉴定所(以下简称民生鉴定所)进行文书鉴定,民生鉴 定所经鉴定作出京民司鉴[2020]文鉴字第187号司法鉴定意见 书(以下简称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2009年4月15日董事 会决议、2011年6月10日《股权转让协议》、2011年7月23 日董事会决议中“曾某”的签名均不是同一人书写。
曾某楷在本案一审审理过程中陈述,2009年4月15日董事 会决议、2011年6月10日《股权转让协议》以及2011年7月 23日董事会决议上其签字均为本人所签,但家族企业管理并不 规范,没有实际召开会议,当时曾某已经回台湾治疗,曾某霖 往返台湾,曾某霖回到公司后告知曾某楷这个事情并让曾某楷在 协